
本报讯 记者蔡芳报道:近日,北京师范大学-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(简称UIC)全人教育环境意识课程的师生,来到淇澳岛南芒海岸边,开展本学期珠海市海岸线监测的首次记录活动。据调查,大多数垃圾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,师生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环境保护措施,增强市民环保意识。
根据中国海岸线垃圾清理与监测网的调查指引,学生们做好了每个5米×10米的五个长方形监测样方。他们分成四个垃圾清理小组,手拿垃圾袋和长夹,仔细寻找并捡拾样方内垃圾,并对捡拾到的垃圾进行称重及科学分类统计、录入记录表。在所记录的垃圾中,最常见的包括烟蒂、快餐包装、饮料瓶、购物袋、食品包装、刀叉勺、杯盘等,其他垃圾包括捕鱼用具、包装材料、个人卫生用品及特殊垃圾如锡箔纸、橡胶、拖鞋、灯泡座等。
通过此次调查,小组成员发现,小于2.5厘米的垃圾占了极高的比重,这类垃圾的大量存在不仅影响海岸线环境和海洋环境,更容易对沙滩上的游客造成危害;常见垃圾如烟蒂、塑料瓶盖、塑料购物袋等遍布沙滩,使海岸线的景色变得满目疮痍;大多数垃圾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,不可降解甚至有些垃圾是有毒物质,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;所拾垃圾仅在表面,沙滩深处填埋的垃圾可能会更多。
珠海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、岛屿最多、海岸线最长的城市,小组成员认为海岸线垃圾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,建议淇澳岛竖立更加醒目的标示并增加沙滩垃圾桶数量,同时市民有责任保护海洋生态及海岸线生态。
媒体链接:http://www.zhuhaidaily.com.cn/text.php?ud_key=54882&ud_date=